內容來自sina新聞

大連海底隧道全方位解讀



大連海底隧道示意圖(資料圖片)

今年年初,貫穿鉆石海灣的大連海底隧道項目宣佈全面啟動,大連正加速切換到"雙核運行"模式。對於這條2001年提出、2005年組織論證、目前付諸實施的隧道工程項目,大連人一直充滿期待。同時,對於這項"超級工程"也存在不少疑問,這條計劃工期約4年,服務時間是100年的隧道要怎麼修?將來,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?

 怎麼幹?



  為什麼選擇沉管法

  雖然建設海底隧道來解決大連城市南北交通的問題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,但作為一項投資巨大的超級工程,決策必須慎之又慎,前期的論證就花瞭很長時間。

  就拿采取何種施工方式來說,就經過多輪的考察、比較、論證。據大連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,海底隧道一般有3種施工方式,分別為盾構法、鉆爆法及沉管法。

  其中,盾構法為使用大型掘進設備進行隧道施工。盾構法對地質條件要求較高,隧道頂部必須保證留有必要的巖層保護厚度。其優點為施工過程中對地表的幹擾較小,能夠較好地控制地表變形。這種施工方式的成本大、工期長。在一般情況下,綜合成本因素,盾構法適用於長度不小於6公裡的隧道工程。截至目前,國內尚無隧道工程選用這種方式進行施工。而大連灣海底隧道雖然水下部分長3公裡、總長約6公裡,但綜合考慮後,適用於掘進機作業的部分隻有2公裡左右。因此,盾構法被最先排除。

  其次是鉆爆法,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曾一度確定使用這種方法。鉆爆法類似於西部通道石門山隧道工程,其施工工序相對簡單,所需費用較低,對地質條件的要求也次於盾構法。已經通車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即采用這種施工方式。

  最後為沉管法,這種施工方式為在陸地先行將隧道輪廓部分分段加工完畢,然後沉入水底連接。這種方式雖然對海底地質條件要求較低,隧道埋沉深度較淺,但對海洋環境影響較大。目前國內已有多項水下隧道工程選用這種方式施工,因此技術比較成熟。而且,沉管式還有日後維護費用較低,近乎一勞永逸;一管可以多用,即可以通車,同時還可以通水、通電、通訊、通有線電視等優點。最後經過多輪考察、研究,最終確定使用沉管法施工。

  難在哪?

桃園市汽車貸款利率計算

  海底對接精準到厘米

  據大連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,沉管法施工,簡單地說就是先在海底挖出一道四米深的海溝,同時制作15段,每段長達180米、寬3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節,然後把它們按順序安裝到海溝裡,最後連成一個長管子。

  說起來簡單,就跟裝下水管道似的,但實際上施工難度不小。這些鋼筋混凝土管節體積龐大、重量驚人,每段管節的重量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。而安裝這些管節卻又要超級精確,誤差要求控制在幾厘米之內,讓15艘航空母艦排隊,這難度可見一斑。而且,隧道兩頭總要慢慢抬高最終'"出水",這樣就不免遭遇柔軟土層,要保證建成後100年內總沉降量不超標,就要求軟土地基必須處理好。同時,管節的設計壽命要達到100年,還要保證防水,這對原材料和工藝也提出瞭嚴格的要求。這沉管隧道看起來容易,其實很不簡單。

  幹什麼?



  還要建沉管加工廠

  海底隧道工程雖然啟動瞭,但要真正開工還要等到明年。那麼,這一年又會幹什麼呢?據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主要完成前期準備工作,例如,建好預制沉管的加工廠。

  據這位負責人介紹,在開工之前還有一定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完成,比如可行性研究報告,在這份報告中要有15個專項的內容,涉及水土保持、交通組織、沉管工法、海洋生物等。另外,今年還要建好沉管預制加工廠,為將來的沉管預制、施工做好全部的準備工作。

  據介紹,海底隧道施工所用的沉管是鋼筋混凝土結構,每段長180米、寬35米,這些沉管都要在加工廠裡制好,再把這些龐然大物運到施工現場。今年,我市將會在大連灣北岸、航三碼頭北側修建一座"船塢",專門為海底隧道工程量身定做沉管。

  這個加工廠跟船塢原理差不多,在制作沉管時,加工廠內是平地,方便工人們、機械設備通行、操作。沉管澆築完成後,海水會被引入加工廠,沉管在海水浮力作用下會浮起,隨後拖輪等船舶將拖帶著沉管抵達安裝位置進入沉放,沉放過程中,沉管將會由水下定位系統進行定位。

  怎麼跑?

房貸信貸利率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

  雙向6排道,時速60公裡

  據市建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,海底隧道建成後,會設置雙向6排車道,為主幹路標準,通行車速是每小時60公裡。南北方向的車流將被設置在沉管中間的管廊隔開,兩個方向的駕駛員互相看不到對方。中央管廊內將會設置供電線路、給水管線等,還將設置交通安全島,為交通事故應急做準備。

  海底隧道南側在大連灣南岸、大連港4號碼頭登陸,有兩條出入通路,一條在港隆西路、港灣橋西側設置一對雙車道匝道接港灣廣場方向。在人民路延伸段設置下穿港隆西路的地道,使人民路和港隆西路交叉口形成部分互通式立交。另外一條出入通路,在大連港四號碼頭附近,設置一對雙車道匝道接民主廣場方向,進一步向南便可直達中山廣場。

  北側一對匝道在大連灣北岸、大連港外輪航修廠登陸,設置為一對單車道匝道,形成一座立交形式匝道將和東方路向東延伸段相連,並最終通過梭魚灣20號路,與大鋼大化搬遷改造地區、梭魚灣商務區連在一起。通車後,從東港區、人民路等地至海灣北岸的老甘井子、中華路,僅需要10多分鐘時間。

  作用點?



  加速"雙核"城市誕生

  海底隧道當然會讓大連南北交通更通暢,但這條耗資巨大的超級工程的意義顯然不止於此。大連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部長蘇敬勤教授覺得,海底隧道的開通,讓大連像"雙核"城市轉變,會讓大連這座城市的經濟更具活力、功能更加豐富,大連人的生活也將因此而改變。

  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規劃,未來大連將改變隻有青泥窪橋一帶一個城市核心區的局面,鉆石海灣地區將成為新的城市核心,大連將由單核走向雙核。而海底隧道的貫通,正是加速大連走向雙核的關鍵點。隻是,大連為什麼需要雙核,雙核的大連又會是什麼樣子呢?這是大連人都想搞明白的問題。

  蘇敬勤教授參與過許多城市的規劃,他對鉆石海灣的規劃印象深刻。"從理論上講,大連發展雙核心不是問題,作為一個不斷發展的城市,城市內部的各種需求不斷增長,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格局,對於大連來說,向北發展是一個必然。"

  蘇敬勤教授認為,海底隧道的建設對大連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。特別對於鉆石海灣來說,海底隧道的修建將減少物流成本、使交通便捷,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,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交通息息相關的。大連修建海底隧道並不超前,城市的發展是飛速的,上世紀90年代,我們還在研究椒金山隧道該不該建,而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我們看到,目前隧道流量飽和,已經不夠用瞭。

  海底隧道的修建也是一個必然,因為大連的核心註定會轉向大海。大連最大的優勢就是海,城市的發展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優勢。就像澳大利亞,整個國傢其他的地方都人跡罕至,絕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海岸線上。

  將城市核心向海移動,好處之一就是豐富瞭城市功能,濱海的地區,更容易成為生態生活的載體。而且,規劃與市場是結合在一起的,許多城市規劃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市場,而海灣對人有天然的吸引力,城市核心與海灣兩者更容易有機地結合起來,實現大連海的優勢。就大連城市的發展趨勢來說,更是如此。大連向北發展,鉆石海灣正是連接大連主城區與金州新區、普灣新區等新城區的核心點。成為核心區,最直接的優勢是,相對高端化的商貿、居住等項目會在這裡集中,而能耗大、高污染的項目則肯定不會放在這裡。

  雙核心,對大連市的城市形象,產業、產品結構的調整,生態城市的建設都會起到提高、促進作用。對於大連人來說,最可期待的是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的改善。當然,規劃是一方面,實施好規劃更為重要。





新聞來源http://dl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3-21/08052655112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wardsw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